关注微信公众号:前叉之家
获取更多前叉康复的实时资讯!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活动受限,竟和早期直腿抬高有关?

膝关节术后早期,骨科医生都推荐的直腿抬高,真的适合大众么?叉友们真的都做对了吗?

术后早期,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对于手术,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一方面,它修复了我们的损伤(骨折的地方通过复位和内固定重建稳定,断裂的韧带通过重建或者修补来重获稳定,破裂的软骨通过清理和缝合等重塑好的形态);另一方面,手术本身是一个有创的过程,渗出、肿胀、炎性反应同样也会在术后发生,而这个过程中也会导致机体产生保护模式和抑制现象。

因此,在手术后的早期(2周以内),如何去控制这些炎性反应,认识到这些保护模式和抑制现象很关键。

手术后的抑制现象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谈一谈手术后的抑制现象。首先,我们需要去了解人体的肌肉组成,所谓存在即合理,不存在哪个肌肉比哪个肌肉更重要,但每块肌肉确实有它最适合的使用方式。

我们的肌肉根据其功能及位置可以分为:位于深层,短、小的深层稳定肌以及位于浅层跨度长、覆盖面大的整体原动肌。大家可以这样理解:越是短的肌肉只能在靠近骨骼的深部,大的肌肉在浅层,这样肌肉才都能有一个较好的附着。

而这两组肌肉的分工是:小的肌肉收缩,更容易产生局部稳定,使得骨与骨之间有良好的对位,在这个前提下,再有长的肌肉收缩,来产生大的活动范围。

手术之后,由于损伤的刺激,肌肉属于抑制的状态,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发力模式进行直腿抬高这样大范围、大幅度的训练,浅层的肌肉更容易激活,产生大的活动范围,但深层肌肉由于抑制,并不能很好的产生稳定作用,由此导致关节的异常对位,最终使得我们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直腿抬高有哪些肌肉的参与

现在,我们来分析下正常仰卧位直腿抬高的动作有哪些肌肉的参与:

  • 稳定肌:膈肌、盆底肌、腹横肌、脊柱深层伸肌,提供稳定的腹内压
  • 原动肌:髂腰肌
  • 协同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

其中,原动肌髂腰肌就是位于深层的局部稳定肌,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则属于浅层长的整体原动肌。

(图中蓝色是稳定肌,红色是原动肌和协同肌)

上图中髋关节屈伸由深层的臀大肌和髂腰肌来完成,股骨头与髋臼对位良好;下图中髋关节的屈伸主要由股直肌和腘绳肌来完成,股骨头向前滑)

 正常直腿抬高时候,骨盆稳定,股骨头位置良好

直腿抬高是前叉术后早期很容易出错的训练。直腿抬高时会激活股直肌和阔筋膜张肌,而髂腰肌属于抑制状态,这个时候,股骨头位置会向前滑动,如此一来就会影响髋关节的活动,而股直肌的过度紧张也会影响膝关节的屈曲范围。

而还有一类情况,当髂腰肌抑制时,为了能完成屈髋这个动作,可能会通过整个屈肌链的激活来完成直腿抬高,术后早期做直腿抬高的患者朋友们可以回顾下,自己是否是这样做直腿抬高:

1、踝关节背屈(胫骨前肌收缩)

2、伸直膝关节

3、将下肢抬离床面,屈髋(由于髂腰肌抑制,股直肌完成了第二和第三步)。

而股直肌屈髋能力弱,此时腰方肌可能参与进来,出现骨盆的上提。

如此一来,股直肌和胫骨前肌通过数百次的直腿抬高练习,变得异常紧张和活跃,这会限制我们的膝关节的屈曲,也会使得我们的蹬离变得低效,支撑时间变短,摆动相启动异常。

总结一下:直腿抬高,这个看似很简单的动作,在前叉术后早期,因为一些原因,对于普通叉友们来说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建议叉友们一定要掌握正确的发力模式再去做,以免引发上文中提到的活动度受限等问题。条件允许的话,请寻求专业康复团队的帮助。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前叉之家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活动受限,竟和早期直腿抬高有关?

评论 抢沙发

前叉之家 - 专业的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康复交流社区

主要介绍ACL前交叉韧带(前十字韧带)损伤断裂的症状以及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半月板损伤缝合切除的相关知识,并且为广大叉友提供ACL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参考建议,愿每个叉友都能够尽早康复.

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