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前叉之家
获取更多前叉康复的实时资讯!

前叉知识

分享专业的前交叉韧带康复知识,为叉友们的康复保驾护航。

前交叉韧带术后康复疼痛怎么办?看这两个关键性解决方案

qianchazhijia1阅读(3)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过程中,一些容易忽略的细节,往往是最致命的一击!

开篇问下各位叉友:
1、你们在康复动作前是否有做热身活动或是运动后是否做过拉伸?
2、康复姿势是否正确?
3、康复过程中肌肉出现疼痛或拉伤有没有做过处理?

如果你们从来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或者训练中总是疼痛、无力,一定要好好看看下面的内容。

筋膜链遍布人体全身各处,它就像穿在我们肌肉上的外衣,你也可以将它想象成一根链条或者几根链条相互连接。作为链条,有任何一根环节出现了问题,力学的传导收到了影响,就会对某个部位过度施压,造成疼痛或是拉伤。

正是因为筋膜链的原理,叉友康复过程中,在动作不规范、姿势不正确的情况下,会不自觉地用其他肌肉或行为去代偿,导致不应该发力的肌肉被迫承受过度的压力,从而导致疼痛问题出现,除了疼痛还会造成肌肉的无力,这种无力与肌肉萎缩并没有关系。

有的叉友甚至选择置疼痛不理,继续锻炼“薄弱”的肌群,试图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事实上,不仅达不到缓解疼痛的效果,反而会导致控制关节的肌肉一部分被收紧、一部分被拉长无力,力量长期的不平衡进而会导致关节不稳定,以及体态问题的出现。

为了减少前叉康复中的疼痛,避免出现更多的损伤,我们建议叉友们在康复训练前做一些热身活动。

运动前的热身可以使筋膜放松,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分泌“油”也就是透明质酸起到细胞间的润滑作用,促进筋膜的滑动性,促进肌肉延展性,提高运动表现能力,提高关节灵活性,减少损伤的风险。

除此之外,推荐叉友在运动前后做2个关键性的训练——筋膜松解和拉伸。

我们推荐前叉术后的叉友松解下肢的前侧筋膜链和后侧筋膜链或筋膜点位以及对它们做一些拉伸。

首先前侧筋膜链运动的功能是:

1、筋膜松解(松解2-3分钟,早晚各一次)
松解紧张的肌肉和韧带(根据自身需要选择)

· 前侧筋膜链包括:

股四头肌

髌下韧带

胫骨前肌

·后侧筋膜链包括:

腘绳肌

小腿三头肌

跟腱

足底筋膜

2、拉伸(拉伸一次30-60秒,一组5次,一天三组)

· 前侧筋膜链:

股四头肌

· 后侧筋膜链:

腘绳肌

小腿三头肌

上述松解方法适用于术后12周以后的叉友,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

如果以上方式仍然不能解决您的疼痛及运动后酸痛问题,建议找专业康复机构,通过系统的评估,检测您是否存在由于肌肉力量不平衡导致的体态问题,以便进行系统的筋膜松解及锻炼配合。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盖弹响是怎么回事?原因+解决方案详解!

qianchazhijia1阅读(6)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很多人在生活中做一些动作的时候,比如下蹲、久坐起身时、上下楼梯时可能都会出现膝盖嘎嘣响,有的人可能只是单纯的弹响没有任何不适,有的人可能已经出现了疼痛反应,影响到了生活等。

一、什么是膝关节弹响?

膝关节弹响是指膝关节在活动时,由于关节周围的肌腱滑动或者关节内产生摩擦、碰撞出现的响声。尤其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突然活动时容易出现弹响。膝关节弹响分为生理性弹响和病理性弹响。

1、生理性弹响
关节长时间处在一个固定位置下,突然受到牵拉或者屈伸,扩大关节腔,使关节腔内压力下降,导致关节滑液内的气体析出,形成微小气泡,并相互融合形成较大气泡,其破裂或关节内产生碰撞而发出的响声。

2、病理性弹响
病理性弹响是关节内或周围病理因素导致的,属于关节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紊乱症状。其弹响常会伴随疼痛和不适感

二、前叉术后膝关节弹响的原因

1、下肢关节对位异常

当做屈伸膝时胫骨和股骨发生旋转及滑动,屈膝是股骨做外旋、胫骨做内旋,当做完前叉手术后螺旋机制不足时容易发生弹响。

2、肌张力失衡

在做完手术后,长时间制动会导致肌肉萎缩,并出现一些代偿性动作导致下肢的发力不均衡,和一些肌肉力量训练没有达到。以股四头肌为主,大多数的一些训练中刺激股四头肌外侧头偏多、内侧头偏少,则会导致内外侧张力不均衡,当外侧张力偏高时可能会使髌骨向斜上方向运动,造成髌骨正常运动轨迹消失,可能会造成膝关节弹响。

3、屈伸膝时滚动、滑动异常

在做蹲起时,股骨相对于胫骨发生向前的滚动和向后的滑动,当其出现异常不对位时也会出现关节弹响。

归根结底膝关节弹响大多数是由于下肢力线及肌肉张力失衡导致的。

三、如何改善前叉术后的弹响问题

1、松解股四头肌外侧头及髂胫束

·松解股四头肌外侧头

·松解髂胫束

2、股四头肌内侧头激活

3、腘绳肌训练—高位臀桥

4、臀中肌训练—蚌式开合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弹响并不可怕,但我们要积极主动去应对、努力去康复训练,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条件允许的话,可向专业康复机构寻求帮助。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核心稳定训练重要吗

qianchazhijia1阅读(9)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前叉(下肢)术后、髋膝踝疼痛、体能训练、减重增肌,不管是什么运动,核心肌群训练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中在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ACL) 损伤中,核心控制力不足,会使人体的膝关节处于“危险”位置。核心稳定的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尤其重要,因为它为远端节段的运动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并且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核心稳定的重要性

1.预防动作中的损伤,保护自己不易受伤,提高整体的运动表现
2.增加身体的稳定性和协调性、身体控制能力
3.通过核心稳定减少膝内收膝外翻的角度,减少ACL损伤的风险
4.锻炼深层肌肉,增强内脏功能
5.对于脊柱、骨盆和动力链内的适当负载平衡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核心?

所谓核心,就通常指围绕在脊柱和腹部脏器周围参与躯干稳定的肌肉群。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腹横肌、骨盆底肌群以及下背肌这一区域。

核心主要分为:

1、浅层 :包含我们常说的腹直肌 、腹内外斜肌 、竖棘肌群 、背阔肌 、髂腰肌、(主要负责运动)。
2、中层 :最具稳定性的核心肌群 包括膈肌 、骨盆底肌 、腹横肌 、多裂肌 、腰方肌 、(主要负责稳定)。
3、深层 :回旋长短肌、 棘突间肌 、横突内外间肌、(用于感受脊椎位置)。

二、核心训练的作用

核心稳定性可以为肌肉骨骼系统提供多种好处,从保持腰部健康到防止膝关节韧带损伤。尽管骨骼和软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贡献,但核心稳定性主要由肌肉功能维持。躯干肌肉活动与下肢运动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目前的证据表明,核心稳定性下降会导致受伤,而适当的训练可能会减少受伤。可以使用等距、等速和等惯性方法测试核心稳定性。

核心肌肉活动最好理解为局部单关节肌肉和多关节肌肉的预编程整合,可以提供稳定性并产生运动,有助于在进行各种运动动作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核心稳定性训练后功能表现更加对称,减少因为不对称导致的功能损伤,提高运动表现。

三、核心稳定训练对叉友来说有什么作用

与普通的力量训练不同,核心稳定性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提升我们整体的运动能力。通过提高在非稳定状态下的平衡能力,增强协调性,从而提升运动能力,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无论什么阶段的叉友,强壮的核心肌肉使很多活动变得更容易,加强身体之间的协调性,从而提升运动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保持良好的核心力量可以留住正确的运动模式,否则骨盆前倾、稳定性不足、臀肌无力等问题都会一定程度地影响下肢的功能。

四、核心稳定训练

前叉术后早期

V字支撑(若角度不足可将双腿伸直)

死虫卷腹抬头(屈膝角度达90度可进行此项训练)

前叉术后中期

服务生托盘行走(手举的重量按自身适应程度选取)

四足支撑

前叉术后后期

侧支撑抗旋

俯身登山

俯身摸肩

总之,对于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朋友们来说,我们不仅要训练股四头肌、腘绳肌等下肢肌群肌肉,训练核心稳定性也同样重要。

又见《灌篮高手》,叉友如何重拾篮球梦?

qianchazhijia1阅读(6)

一部《灌篮高手》承载了多少人的青春,开启了多少人的篮球梦,时隔二十七年,电影版《灌篮高手》再度回归,相信也勾起了叉友们那份久违的热血和心跳!在零点的首映场上,甚至有叉友刚做完手术拄拐前往观看!被这份执着和热爱深深感染….

很多叉友心中可能都曾有一个篮球梦,有人想像樱木花道一样一步步走向成功,有人想像流川枫一样一开始就光彩夺目,也有人想像赤木刚宪一样在工作生活之余还能去追逐自己的篮球梦想,还有人想像宫城良田一样像风一般奔跑在篮球场上…

现在,好多叉友可能还处于一个不能打篮球的困境,可能是身体原因也可能是心理问题,但是只要心里的那份热爱还在,也能像三井寿一样逆境重生,重新追逐运动梦想!

叉友如何重拾篮球梦想?

对大部分叉友来说,前叉断裂一直是心底无法遗忘的痛,哪怕是那些十几年的老叉友,再回到球场都会心有余悸,害怕二次断裂。很多叉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不清楚自己是否能重返运动。

下文整理了前叉术后重返运动的常规标准,叉友们可进行自查,不符合标准的补短板,符合标椎的可试探性逐渐恢复运动重拾篮球梦~

一、返回运动标准

1、症状方面

应无痛,没有明显肿胀皮温正常。如果存在疼痛、明显肿胀、发热,说明膝关节可能存在某些炎症或损伤,疼痛和肿胀也会抑制肌肉发力,使动作变形,出现代偿导致其他损伤,所以应停止运动,做一些消炎缓解症状的处理。

2、关节活动度方面

主被动屈伸膝角度应与健侧相同,屈伸膝受限会严重影响步态和跑跳以及下蹲等。同时在屈伸膝的灵活性上也要与健侧一致。

3、肌力方面

患侧等速肌力测试达到健侧的85%以上,肌肉围度相差小于1cm,腘绳肌与股四头肌肌力比值达到70%以上。受肿胀、制动、关节角度受限、疼痛抑制等,股四头肌是术后萎缩最严重的肌肉。

恢复股四头肌力量一直是术后康复的重点,患者应当在术后8周能完成单腿下蹲至膝关节90°,16周恢复至健侧肌力的75%,22周恢复至健侧的肌力85%。而腘绳肌因取半腱肌肌腱而损伤,同时受制动、关节角度受限等影响也会出现严重萎缩,恢复腘绳肌肌力也是前期康复的必修内容,最终应达到股四头肌伸膝肌力的70%。

4、本体感觉

恢复运动前应使患侧腿本体感觉与健侧一致,跑、跳等动作双侧协调性一致,可流畅可精准控制,双腿做动作的感受上无不一样,有信心,无恐惧感。

5、功能方面

爆发力、灵活性、动作控制与健侧相差不大。六米连续单腿跳测试可完成,达健侧85%。

二、针对性改善方法

1、针对症状方面

①超声波治疗、淋巴引流可以有效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壁蠕动增加,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有效缓解局部炎症。

②疤痕增生、腿部的肌肉紧张,就会导致日常生活中屈膝功能受到影响。我们需要松解增生疤痕与腿部紧张肌肉。

③筋膜刀可以有效的放松筋膜,有效地加速肌肉疲劳的恢复,且肌肉重复收缩过程中会出现结节,均可有效解决。

2、针对关节活动度

①骑自行车

②关节松动与动态关节松动

3、针对肌肉力量

①股四头肌肌力加强

②腘绳肌肌力加强

③臀中肌肌力加强

④小腿肌力加强

4、针对本体感觉

①不稳定平面单腿站

②单腿硬拉

③保加利亚

5、针对功能方面

①下肢敏捷性加强

②双腿跳台阶

③单腿跳台阶

“灌篮高手中湘北的宫城,身高只有168,这样的身高在篮球领域有所建树本是很难的,但他却成为了球队的首发控卫。他让我们相信生活中没有不可能。”

在运动康复已经成熟的今天,叉友们只要坚持不懈地做好系统康复,一定可以重新回到运动场,重拾久违的快乐和激情!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还能重返运动、赛场吗?

qianchazhijia1阅读(19)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怎么提升运动能力、重返运动甚至赛场?相信是每个叉友都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做了专业讲解,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运动表现主要功能分为双腿站立、单腿站立、双腿蹲起、单腿蹲起、双腿的跳跃、单腿跳跃、慢跑、快跑、急转、急停。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响运动表现的基础因素有肌肉、关节、韧带的强度、平衡、本体感觉以及运动模式。

一、肌肉

包括肌肉的维度、弹性、柔韧性、募集率、向心力量与离心力量等等。

二、关节

主要是指膝关节、髌股关节的角度与灵活度。

三、韧带的强度

当刚进行手术后膝关节内的前交叉韧带强度尚可,但是韧带与骨之间的连接不是特别稳定。所以我们要在前期有一个充分的保护期,我们选择的力量的训练方式也要尽量的减少前交叉韧带的硬拉,因为重建的不是原来的那根韧带,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自体韧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7~11周左右韧带会有一个在关节内降解变弱再变强的过程,这也是跑跳训练在康复后期的原因。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当一个人的肌肉力量等训练的很好,某些训练项目也可以提前。

四、平衡

主要是双脚平衡、单脚平衡、三级平衡等;平衡训练基本上是要穿插整个前叉康复的过程中。

五、本体感觉主要可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觉、运动感觉、负重感觉;
二级:前庭的平衡感觉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觉
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觉。对于前叉术后的患者来说,本体感觉主要是膝关节与其周围肌肉的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等。

六、运动模式

当取自体肌腱时,我们的肌腱就会有部分的损伤,那么在做某一个多关节多肌肉运动时,就可能会出现代偿现象,导致我们的运动表现能力下降甚至出现功能障碍与疼痛。

以上几点都是相辅相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互之间有紧密的练习,例如当一个人的肌肉好,那么就可能促进他的关节角度,也可以提高平衡能力和运动模式等;反过来,一个人的关节角度好,那么他训练的时候肌肉可以拉的更长,做功可以更多,那么他的肌肉也会变好等等。

所以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些基础的因素,前叉术后前中期康复一定要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不必急切的进行功能性训练,控制这些基础的因素向好的方向发展,那么运动表现能力就必然会提高,从而能再次回到比赛场。

前交叉和韧带重建术后肌肉萎缩能练起来吗?

qianchazhijia1阅读(19)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需要支具固定,走路变少,肌肉活动度降低,肌肉萎缩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怎样算是肌肉萎缩呢?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患侧腿比健侧腿细,肌肉力量比健侧差。

有些叉友发现肌肉萎缩后,很淡定,甚至会静待肌肉能自动张回来….这个想法要不得!肌肉只会流失的更多更快,并发问题会越来越多,后续康复将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让你的生活变得一团乱麻…..

本文重点分享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肌肉萎缩的危害和康复解决方案,希望能让叉友们正确看待术后肌肉萎缩、有效康复,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术后肌肉萎缩会带来什么危害

1、 肌肉控制能力变差,运动功能障碍

肌肉萎缩影响最大肌力,肌肉发力会变得更加困难且很难维持一个良好的肌肉张力,同时长期制动肌肉萎缩也会影响大脑对肌肉的控制以及本体感觉能力的下降,使得肌肉和关节的控制能力变差,影响后期的运动功能恢复。

2、关节结构出现异常,稳定性差,再损伤风险增大

肌肉萎缩会影响膝关节以及髋关节的力量与结构平衡,造成膝关节力线变差、膝内扣,髋关节旋转,前倾。膝关节稳定性变差,再损伤风险增大。

3、失神经支配

肌肉萎缩同时会带来周围筋膜紧张萎缩,导致交织在肌肉中的周围神经的空间受到压迫,长时间的压迫就会导致肌肉失神经支配,造成肌肉进一步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二、术后肌肉萎缩 如何有效康复

1、理疗手段

常见的有电疗(如TENS、神经肌肉电刺激等等)、冷疗等等,通过直接刺激肌肉,提高股四头肌的神经兴奋性,来达到股四头肌肌力和活动的改善。

2、康复训练

我们这里说的康复训练是指术后早期需要进行的一些必要性训练,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以尽可能的减缓肌肉萎缩的程度以及为后续运动功能恢复打好基础。常见的有等长收缩训练、等张收缩训练和等速肌力训练。这里我们着重说一说等长收缩训练和等张收缩训练。

① 等长收缩训练
肌肉长度不发生变化,但是在持续发力即为等长收缩训练。等长收缩训练由于运动关节相对稳定,所以更加安全,很适合术后早期康复训练。股四头肌静力收缩、靠墙顶球、靠球静蹲都是一些比较好的术后早期训练股四头肌内侧头和臀中肌的动作。

·股四头肌静力收缩
·靠墙顶球
·靠球静蹲

②等张收缩训练
肌肉长度发生变化,但肌肉的每个位置张力保持不变即为等张收缩训练。等张收缩训练相较于等长训练对最大肌力的增长会更好一些。在膝关节术后早期,终末位伸膝、俯卧位勾腿、蚌式开合都是比较基础且有效的动作。

·终末位伸膝
·俯卧位勾腿
·蚌式开合

在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中等长与等张训练相互配合,来达到最好的效果。

3、力量训练以及功能训练

仅仅的依靠早期康复训练的强度是很难达到提高肌肉围度、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在膝关节术后大约3~4个月之后,就可以逐步进行有强度的力量训练、跑跳训练以及专项的运动功能训练。如负重浅蹲、硬拉、深蹲、蟹行等等。

·负重浅蹲
·硬拉
·蟹行

膝关节术后肌肉萎缩并不可怕,但是我们要积极主动去应对、努力去训练,恢复到术前并不是难事。

前交叉韧带重建松弛表现,怎么补救?

qianchazhijia1阅读(22)

有很多小伙伴做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总感觉自己的“叉”松了,就会出现焦虑现象和一些存在的问题,比如小心翼翼害怕做某些动作,害怕再次损伤。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前叉松弛的症状及其原因。

一、前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ACL)起自股骨外侧髁的内侧面,斜向前下方,止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部。ACL分为前内束(AM)和后外束(PL)。其主要功能为限制胫骨前移、限制过伸。

二、前叉松弛的症状

在前叉重建术后移植物松弛后,且没有较强的肌肉保护下,最常见的症状为膝关节不稳,屈伸过程中胫骨相对于股骨向前移动,感觉膝关节有错动感,在临近伸直时,胫骨和股骨对位不正出现弹响。

三、如何判断前交叉韧带松弛

1、 Lachman试验

2、 前抽屉试验

四、前交叉韧带松弛的原因

1、 手术问题导致
手术时骨隧道位置不正确、髁间窝成形不足或者发生撞击、其他韧带组织松弛或移植物选取不当都会导致重建韧带松弛。

2、 过早进行主动伸膝
术后早期,过早的进行主动伸膝的开链运动,此时移植物的张力较低,膝伸直时股四头肌发力使小腿向前移动,容易导致前叉松弛。

3、 盲目自测韧带是否松弛
很多人在做完手术后,都会害怕自己前叉有没有松弛,会在线上找一些文献,去进行自我的抽屉试验,在韧带强度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上,及发力位置和发力方式上有一定偏差,容易导致前叉松弛。

4、 角度进展过快
术后自我没有按照康复周期进行角度训练,角度下的过快容易出现前叉松弛现象。

5、 直腿抬高训练腿伸不直
在腿没有伸直的情况下就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使移植物所承受的应力过大,容易导致前叉松弛。

6、 过早增加运动量
在术后3个月时新移植物的强度下降期,此时在没有较强的肌肉力量保护下进行高强度的跑跳类运动,容易导致前叉松弛,也容易出现前叉二断的可能性。

五、如何预防和改善前叉松弛

加强力量训练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下面给大家推荐几个训练,有助于恢复大家的肌肉力量。

1、 高位臀桥

2、 弓箭步蹲

3、 仰卧滑盘勾腿

叉友们,你们重建的前叉韧带还好吗?可以参考以上文章来判断和改善,条件允许的话可以找专业康复机构来解决。如果有前叉松弛方面的困惑和疑问,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AI助力前交叉韧带重建和康复,告别痛苦!你敢尝试吗?

qianchazhijia1阅读(13)

最近ChatGPT的爆火,相信也引发了很多叉友们的关注。这是人工智能技术训练语言模型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标志,按照这个模式继续发展下去,未来AI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也是有可能的。

很多叉友总是埋怨医生没选好、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做得不成功、【康复不及时等等】,导致后续的康复非常艰辛,试想,如果AI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我们是不是能减少一些创伤和痛苦呢!

其实,国内已经有采用机器人辅助重建前叉韧带的案例了:

“上海市某医院首次开展了机器人辅助计算机导航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对收治的一名前交叉韧带断裂病人进行韧带重建,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西安市某医院采用机器人帮10岁儿童成功施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利用机器人数字成像技术,通过术中精确规划、制导,将骨骺损伤的风险大幅降低。”

与传统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相比,采用机器人导航定位辅助行胫骨及股骨隧道建立,可以根据患者个体化骨质特点、更精准建立韧带重建所需隧道的位点及方向、手术效果确切、术后恢复更满意。手术时间更短,损伤小,患者术后感觉更舒适,恢复更快,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目前这种形式的前叉重建手术,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负担起的,但随着AI人工智能算法的更新迭代,手术机器人的技术将会更加成熟,其应用深度和广度也会越来越好,未来由ai智能系统操控机器人主刀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可以期待一下。如果真的到了那个时候,叉友们可能就无需再为找不到好医生而烦恼,也能减少很多手术中的痛苦。

如果真的到了AI人工智能大范围应用的时代,前叉韧带的术后康复也会更加智能。针对术后康复,会有知识科普机器人,类似现在的chatgpt,但一定比它技术更加成熟和智能。
(看到叉友群里有叉友已经开始利用chatgpt来康复了,在此提醒叉友们: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哦,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康复计划都是要康复师在查体评估之后制定的,目前的AI技术还无法实现这个过程。)

可能还会出现很多的ai穿戴产品,他们能动态监控你的动作,帮你自动修正动作,还能多方位监控你的身体数据,自动修正下阶段的康复计划,在AI系统的实时监控下,能实时发现问题,可能还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康复痛苦和弯路……


如果AI技术未来广泛应用到前叉重建手术中,机器人主刀前叉重建,你们敢尝试做吗?如果AI人工智能应用到术后康复中,你希望能解决哪些术后康复问题呢?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睡醒关节僵硬又疼痛怎么办

qianchazhijia1阅读(33)

很多叉友小伙伴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都会存在一个现象:明明已经可以全角了,为什么早上起来还是感觉很僵硬,动不了的,甚至会出现疼痛,稍微活动活动会好一些。

如果有以上症状可能考虑是晨僵的问题,请收下这篇康复指南~

一、什么是晨僵?

晨僵指晨起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僵硬,如胶粘着的感觉,在适当活动后逐渐减轻的现象。晨僵通常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导致关节活动受限,需要活动一段僵硬感才会缓解。

二、晨僵的原因

晨僵的原因,多数是由于活动减少时,使受累关节周围组织充血或组织渗液造成的肿胀及僵硬,进行一定的活动后,促进淋巴回流,代谢及吸收水肿等,僵硬感随之减少。

在前叉术后中,关节的僵硬感多数来源于术后炎症反应期导致的关节肿胀、膝关节内组织筋膜粘连,加上长期制动导致关节内滑液黏稠,使其膝关节僵硬。

三、如何改善关节晨僵

1、关节肿胀
关节处在肿胀期时可以选用淋巴引流的手法,促进血液循环,进行消肿处理。

配合使用冰敷及超声波进行消炎、消肿处理。

2、膝关节灵活性训练
①瑜伽球屈伸膝训练
②被动快速屈伸膝训练
③功率自行车
④划船机

希望以上分享能帮到前交叉韧带术后有此方面困惑的叉友。

前交叉韧带术后会得骨关节炎吗?怎么预防和改善骨关节炎

qianchazhijia1阅读(26)

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很多叉友在看到这“关节炎”的字样时,会想到在叉友们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10年左右会得关节炎”。

对于叉友们而言,今天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掰腿、训练不是结束,而是预防“不幸”未来的开始。

一、骨性关节炎的因素

国外文献最新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法。不可否认的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恢复了膝关节的稳定性,同时膝关节的生物力学以及运动学也得到了恢复,在专业的功能性评估下也可以同健侧一致甚至超越健侧。

但是如果重建的膝关节不稳定,就会对其软骨产生异常的剪切力,而这种力量是未来发生骨性关节炎的唯一因素。

对于准叉友来说,术前的准备以及术前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自身的损伤情况,BMI是否过高,年龄是否合适等等,这些看似小的问题都将决定未来你的膝关节何去何从。

二、术前和术后如何降低骨性关节炎的概率

看到这个问题很多叉友会告诉我“老师,术前把康复做好,我就不会得关节炎”,当然了,良好正确的术前康复不单单可以增加术后康复的进程,降低痛苦,也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关节炎发生的概率。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在这里给大家列出来,仅供参考哦。

1、移植物的选择
髌腱移植发生关节炎的概率大于腘绳肌肌腱

2、术后移植物的张力消失
在这里重点提出,很多的叉友在术后一直担心自己的前叉松弛,所以找各种人去给你做前抽屉或者拉赫曼实验,很多的时候手术并没有问题,而却被不正确的操作拉倒松弛。所以重建不容易,抽屉请谨慎!

3、损伤与重建间隔>6个月
很多的具有运动习惯的叉友在损伤消肿后,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的习惯以及强度,而这种运动对本身不稳定的膝关节产生异常剪切力,轻者增加关节炎的概率,重者会导致其他韧带的撕裂或断裂。
膝关节不稳定是关节炎发生的唯一因素,术前以及术后各个阶段如何增加膝关节稳定性?且看下文。

三、如何增加膝关节稳定性、预防改善骨关节炎?

1、术前康复以及术后康复—卧床休息期间
在卧床休息期间,可以在支具的帮助下进行踩墙练习,刺激足底的本体感受器,为术后站立做准备,单纯前叉以及合并半月板损伤的准叉友都可以做哦。
动作频次:每次10s,每组10个,3-5组

2、术前康复以及术后康复—恢复负重期间
在疼痛以及严重减轻后,可以戴着支具做一些单脚站立的动作。存在半月板以及其它损伤的叉友请根据医嘱进行哦
动作频次:每次10s,每组10个,3-5组

3、术后康复—回归生活阶段
在角度毕业以及步态慢慢回归正常的阶段大家可以尝试增加难度来更好的刺激下肢的稳定性。

·站姿转体

动作频次:每组10个,3-5组

·单脚站立传球—不稳定平面

动作频次:每组10个,3-5组

4、术后康复—功能性训练增强阶段

在功能性的增强阶段主要的目的是增加膝关节抗旋转以及异常剪切力的能力,增加下肢稳定性的同时,降低膝关节再次损伤的风险。

·单脚蹲—终极版

动作频次:每组10个,3-5组

·Bose球横向跳跃

动作频次:每组10个,3-5组

预防损伤和预防损伤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康复存在的意义,至于有什么动作或者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完全杜绝关节炎,这种可能是不存在的。

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我们也应该相信会有一种很好的方法,不管是术式还是其他技术来帮助叉友们摆脱关节炎的噩梦,请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关注最新技术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康复训练。

跑步者膝会出现什么症状呢?我们又将如何改善呢?

qianchazhijia1阅读(26)

如果你经常会出现膝盖附近疼痛,并且在长时间保持膝盖弯曲或下楼梯时膝关节的疼痛会更加的明显,要警惕“跑步膝”!之所以会出现疼痛主要是因为反复的运动和肌肉、关节反复承受压力所导致的。

“跑步者膝”不但好发于跑步运动中,还可能出现在步行、骑自行车等屈膝运动上。那么什么情况会诱发跑步者膝呢?“跑步者膝”会出现什么症状呢?我们又将如何改善呢?

一、什么情况会诱发跑步者膝呢?

1、长期的跑步冲刺
高强度反复的弯曲膝关节,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关节承受高压力

2、下肢力线紊乱
对于下肢而言髋膝踝是一个整体,如果这个整体中有一环出现了问题就会导致其他关节的问题。膝关节出现疼痛可能单单是膝关节的骨骼关节脱离了正常的位置也有可能是其他的关节出现问题导致膝关节压力过大(膝关节作为下肢承上启下的关节,它出现疼痛时无论是髋关节还是踝关节都有可能反应到膝关节上,导致膝关节压力过大。)

3、肌肉无力和紧张
股四头肌的力量不平衡可导致的在屈膝或伸膝时髌骨轨迹偏移,同时太过紧张的髂胫束也会导致内外侧应力不足导致髌骨轨迹异常。

4、扁平足或者足内翻导致的步态异常也会导致“跑步者膝”。

二、“跑步者膝”会出现什么症状呢?

1、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
蹲起时出现膝前弥漫性疼痛,在屈膝负重时加重,患处会发出摩擦声,出现假交锁或脚软现象,严重的时候会导致膝关节肿大。

2、髂胫束摩擦综合征(ITBFS)
是髂胫束与股骨外上髁过度的摩擦引起的,由于运动姿势不当、过度劳累代偿导致的疼痛运动受限、髂胫束炎症等症状。

三、如何改善“跑步者膝”?

1、由于“跑步者膝”的叉友患肢股四头肌离心收缩与向心收缩不平衡,我们推荐:

·坐姿伸膝

·股四头肌拉伸

·靠墙静蹲

2、针对臀肌无力,我们推荐:

·划墙

·蚌式开合

·单腿下蹲

·单腿臀桥

3、针对髂胫束紧张,我们推荐:

·泡沫轴松解

总之,要提防”跑步者膝”的出现,可以注意适当的运动强度和休息时间,选择合适的鞋子和正确的跑步姿势,同时要加强肌肉锻炼和运动后的拉伸等。如症状持续严重,建议寻找专业的康复机构评估治疗。

前叉术后伸直要练到过伸吗?如何判断有没有伸直?

qianchazhijia阅读(88)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除了屈膝角度,伸膝角度也很重要。有的叉友在做伸直训练的时候,会提出这样的疑惑:“前叉术后伸直要练到过伸吗?如何判断有没有伸直?”

以下来自专业康复师的回答:

伸膝角度在0°为是一定要做到的,因为一定的运动需求可以适当的有一些过伸角度,一般在-5°就可以。有些叉友可能健腿过伸在-10°,其实是可以不用的,过伸5°就可以完成一些运动需求。

对于怎么判断有没有伸直?可以这么来判断:

  • 自然放松状态下手伸到腘窝下看是否轻松
  • 足跟垫高,测量腘窝距离床面高度

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前叉之家”公众号,关注后回复“伸直”,即可查看!

前叉术后怎么练都到不了全角?

qianchazhijia阅读(29)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角度是很多叉友的噩梦,有的叉友前叉术后怎么练都到不了全角?好像到了一种瓶颈,怎么都无法突破,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改善呢?下面来重点解读一下。

除了疼痛造成的下角度困难外,一般来说,出现“叉术后怎么练都到不了全角”前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关节的问题,如髌骨活动度不足

2、肌肉的问题,如股四头肌等膝关节周围肌肉过紧

3、病理性变化的问题,如瘢痕粘连、关节内粘连等

其中,第1个原因常常被叉友忽略掉。膝关节屈曲和伸展需要髌骨上下滑动来完成,若髌骨活动度不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膝关节的屈伸角度。叉友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前叉术后怎么练都到不了全角?

前叉术后怎么练都到不了全角?

不同因素造成的全角困难,需要做针对性的改善,具体如何实施?大家可以关注“前叉之家”公众号,关注后回复“角度”,即可查看详细的教程!

@所有叉友,国家开始发这笔钱了!一年发一次!

qianchazhijia1阅读(22)

2023年3月1日起,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正式开始办理,相关纳税人可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申办。其中,专项附加扣除里有一项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事关每一位纳税叉友!这意味着:满足下面条件的叉友,都可以得到国家发的一笔钱!

政策享受条件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纳税人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由纳税人在办理年度汇算清缴时,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享受方式
(1)纳税人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本人或者其配偶扣除;
(2)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注意事项
(1)根据政策规定,目前纳入扣除范围的只有纳税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其他家庭成员未纳入扣除范围。
(2)纳税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分别计算扣除额。

叉友们要注意喽!!如果在2022年3月1号至2023年6月30号之间,自己或者配偶或者孩子生过大病,一定要查查是否符合大病医疗个税抵扣条件!很简单,查下“大病医疗个税抵扣金额”就行,如果金额大于0那就是符合条件!

划重点:如果是这期间自己、配偶或子女做了前叉重建手术,务必要查一下,看是否符合退税条件!

一、怎么查询 2022大病医疗个税抵扣金额?

下载“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点击“年度费用汇总查询”模块进行查询。【家庭成员的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可先添加亲情账户,即可查看。】

如果符合大病医疗个税抵扣条件,下一步就是“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申请填报了,申请填报提交之后,就可以等着国家给退钱了!

二、“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申请填报流程

1、登录个人所得税APP,进入“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2、选择“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项目

3、选择扣除年度【2022年3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为2022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期间】

4、阅读填报所需准备资料,进入填报页面,确认个人信息【若信息有误,可点击“修改”按钮进行修改】


5、点击下一步,根据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提示填写扣除信息(给配偶、子女填报可切换关系)

6、填写完毕,点击下一步,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享受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时扣除。】
7、勾选“我已阅读并同意”,点击“继续提交”,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填报完成

以上提交之后,进入审核阶段,可以等着退钱啦!可能有的叉友会问:钱退到哪里去了?在申请退税的时候需要绑定一张本人的银行卡,审核通过后钱会打到这个银行卡上。

注意:一年只能提报一次!若纳税人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中一人或多人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大病医疗费用支出,需各自单独计算扣除额,再按政策规定办理扣除。

前叉术后角度、伸直、力量哪个更重要?专业康复师来解答了!

qianchazhijia阅读(25)

前叉术后角度、伸直、力量哪个更重要?叉友们在康复的过程中,是不是有过这样的疑惑?以下来自有10年经验的资深康复师的回复:

“屈膝、伸膝活动度和腿部力量都很重要。这三者在术后12周内要按进度在无痛状态下齐头并进,完成相应康复指标。

伸膝角度首先要得到保证,在术后一个月内达到0—-5°,8周内达到正常-5°—-10°,在促进伸膝的过程中大腿前侧股四头肌是主要参与肌群,它们的肌肉力量和肌肉弹性相应也会提升。

肌肉力量的提升可以直接增加膝关节稳定性,让走路变得容易轻松。此外一旦肌肉弹性恢复,髌骨上股四头肌肌腱以及髌韧带的牵扯感会减弱,此时屈膝动作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前叉术后角度、伸直、力量哪个更重要?总结来说:他们都非常重要,而且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叉友们在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因素。有条件可以在专业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性训练,能减少疼痛,更快恢复正常生活甚至运动。

关于前叉术后角度、伸直、力量相关的知识了解,可以关注“前叉之家”公众号。

前叉术后如何评估患腿肌肉力量恢复情况

qianchazhijia阅读(32)

有些叉友感觉自己恢复得差不多了,就开始恢复运动,结果出现了新的问题甚至产生了二次伤害。其实前叉术后恢复运动之前,一定要评估患腿的肌肉力量,患侧肌力至少恢复到健侧的80%以上才可以,如果有较高的运动需求则要提升到100%甚至要优于健侧。

前叉术后如何评估患腿肌肉力量恢复情况?

第一个是直腿抬高,可以在膝盖完全伸直的情况下抬起来,而不是大腿先抬起来,小腿跟着往上抬,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力量方面比较弱。

第二个可以做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看肌肉形态和放松状态下的围度。

第三个可以选择坐位踢腿抗阻伸膝和坐位勾腿抗阻屈膝进行双侧对比,感受两腿发力,判断肌肉力量情况。

前叉术后为什么要训练本体感觉?

qianchazhijia阅读(23)

本体感觉是什么?前叉术后为什么要训练本体感觉?相信有不少叉友在康复训练时会有这样的疑惑!

本体感觉是指肌肉、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静止或运动状态时产生的感觉。可分为3个等级:

一级: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位置感、运动感、负重感

二级:前庭的平衡感和小脑的运动协调感

三级:大脑皮质综合运动感

叉友们在术后普遍都是一、二级缺失,所以要必须进行本体感觉训练。

前叉术后为什么要训练本体感觉?说白了,就是要训练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恢复全身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等。对于如何训练本体感觉,大家可以关注“前叉之家”公众号,里面有一篇文章《如何恢复ACL损失重建术后的本体感觉》,可以参考!

前交叉韧带术后的工伤可以报多少?多久可以做伤残鉴定?

qianchazhijia1阅读(35)

最近很多叉友群在讨论前叉损伤后工伤鉴定相关问题:算不算工伤?工伤能评几级?伤残鉴定流程是怎样的?能赔偿多少钱?……在此出一个专题文章,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前叉韧带术后工伤能评几级?

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结合具体的治疗和恢复情况,膝关节损伤工伤级别评定如下:
10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未做手术者
9级:外伤后膝关节半月板切除、髌骨切除、膝关节交叉韧带修补术后无功能障碍
7级: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关节不稳定,伸屈功能正常者
8级:军人和警察评残8级(要确实为因公负伤,要求最苛刻,军人和正式民警统一参照《军人残疾等级评定标准》执行》

二、前叉术后如何申请工伤认定?

需要公司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可在事故发生起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如果你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三、前叉术后如何进行伤残鉴定?

有的叉友可能觉得评残心里有点接受不了,要正视伤残这个词哦,是伤残并不是残疾哦。而且这是关系到赔钱问题,而且钱还不少,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另外,想说下,前叉术后的评残是符合评残要求的,不需要托关系找后门,只要按照正规流程申请就可以啦!

工伤认定后,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可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划重点,伤残评定时间:需要等到伤情稳定达到一定医疗期之后才能做鉴定!工伤认定后才能做!

四、前叉术后工伤到底能赔多少钱?

赔偿的钱一部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部分由用人单位支付。

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有:

1、治疗期间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2、住院伙食补助费
3、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异地就医的叉友可重点关注)
4、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叉友用到的轮椅在范围内)

5、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社平工资×50%;
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社平工资×40%;
生活部分不能自理:社平工资×30%。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七级伤残:本人工资×13;
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1;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9;
十级伤残:本人工资×7。

7、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离职时领)
各地方标准不一样,具体可在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或工伤保险办法中查阅。

广东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可参考)
七级伤残:本人工资×6;
八级伤残:本人工资×4;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2;
十级伤残:本人工资×1。

8、劳动能力鉴定费

用人单位支付的费用有:

1、治疗期间的工资福利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注:一般是按照工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确定(是否包括加班费,地方不一样政策也不一样)。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离职时领)
每个地方的标准不一样,具体可在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或工伤保险办法中查阅。

广东的伤残就业补助金(可参考):
七级伤残:本人工资×25;
八级伤残:本人工资×15;
九级伤残:本人工资×8;
十级伤残:本人工资×4。

3、停工留薪期护理费
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如果单位未安排护理,则由单位支付护理费。一般可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支付。

4、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费用承担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职工发生工伤的,所有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费用均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

5、不及时申请工伤认定的费用承担
用人单位未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注:以上计算方式中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上面这笔账,叉友们可以算算,是不是一大笔钱!!

五、关于“商业险的伤残鉴定和赔付”

可以参考这篇文章:价值4万块!伤残鉴定经验分享(商业保险)

前交叉韧带抽屉试验有的医生说断了有的医生说没断,怎么办?

qianchazhijia阅读(27)

前交叉韧带抽屉试验有的医生说断了有的医生说没断…..怎么办呢?到底断没断呢?萌新的叉友们可能已经蒙了…..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也正常,可能是肌肉力量好抽屉不明显!判断前交叉韧带断没断,还可以做核磁共振,但是核磁也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所以,还要找靠谱的医生,用双手去触摸进行物理学查体,看看膝关节是否有前交叉松弛的症状。

如果叉友遇到了“前交叉韧带抽屉试验有的医生说断了有的医生说没断”的情况,一定要找靠谱的大医院去检查排除,不要因为误诊耽误了下半生。

前叉之家成立近十年,接触了很多断叉不自知的患者,有的已经断叉十来年了才发现,导致膝关节的毛病越来越多,对身体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伤害!

前交叉韧带抽屉试验有的医生说断了有的医生说没断,怎么办?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三个月了应该怎样锻炼?要注意什么?

qianchazhijia阅读(28)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三个月了应该怎样锻炼?以下动作来自专业康复师:

1、上下楼梯的分节式训练

2、 单脚蹲训练、单腿硬拉训练

3、 有氧训练:划船机、跑步机(遵循医嘱)

4、 折返跑、侧方移动、绳梯协调性训练

5、 骼腰肌及臀大肌的激活和训练

6、 屈髄模式调整

7、 稳定性,平衡性和神经肌肉控制训练加强

8、 跑步和纵向跳跃的运动姿势调

详细的康复动作怎么做?可以关注“前叉之家”公众号!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三个月,这个阶段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 方,训练时膝盖打开,避免内扣, 避免股骨与胫骨相对旋转的动做及 训练;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开始逐步 恢复运动,循序渐进,防止前叉二 断;稳定性与平衡性训练时可收紧 核心,撑起足弓。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三个月了应该怎样锻炼?要注意什么?

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三个月了应该怎样锻炼?要注意什么?

前叉之家 - 专业的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康复交流社区

主要介绍ACL前交叉韧带(前十字韧带)损伤断裂的症状以及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半月板损伤缝合切除的相关知识,并且为广大叉友提供ACL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参考建议,愿每个叉友都能够尽早康复.

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