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前叉之家
获取更多前叉康复的实时资讯!

前叉术后90%的人踩过的坑:这5个康复误区让你多熬半年!

亲爱的叉友们,当你们从手术室被推出来的那一刻,康复之路就已经开始了。然而,这条路上布满了”坑”,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轻则延缓康复进度,重则导致二断松弛

作为陪伴无数叉友走过康复历程的小编,今天就要揭露那些让90%术后患者都中招的康复误区,看看你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踩了这些”坑”?如果你正在经历康复的煎熬,或者担心自己的恢复进度不如预期,这篇文章将为你指明方向,避开那些让你多熬半年的”隐形陷阱”

ACL Injury Symptoms and Treatments • Dr. Paul Miano

误区一:静养就是最好的康复

“伤筋动骨一百天”这句老话误导了多少叉友?

术后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以为这样能让韧带好好愈合,结果等来的却是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和更漫长的康复期

Q
为什么静养反而有害?

术后膝关节会伴随大量肿胀,如果不积极消除,这些肿胀会纤维化、增生肥厚,形成粘连,甚至侵蚀其他组织结构。两周是拆线的常规时间,也是皮肤组织基本愈合的时期,这个阶段必须给予适当的张力刺激才能避免疤痕增生。所以术后两周我们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绝不是躺着不动!

正确做法:术后当天即可开始床上适当的股四头肌收缩练习,速度均匀缓慢,以不引起太大疼痛为度。同时要配合踝泵运动抬高患肢、淋巴回流按摩等消肿措施。

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踝泵运动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TKR Phase 2 • Peak Physio

抬高患肢

记住:早期活动不是冒险,而是防止更严重问题的必要手段!
误区二:角度越大越好

屈膝角度:“今天你下到多少度了?”这可能是叉友群里最常听到的问题。很多叉友把角度当作康复进度的唯一标准,甚至互相攀比,但实际上过度追求角度进步也是导致移植物松弛的原因之一。比如一些叉友因为急于求成,在术后早期就进行俯卧位被动下角度和跪姿下角度,结果导致重建韧带松弛。

正确做法:角度练习要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剧烈疼痛和明显肿胀为原则。术后两周内安全目标是达到屈曲90度。

记住:角度进步不是比赛,每个人的身体都有自己愈合的节奏!

伸膝角度:很多叉友会将患侧腿与健侧腿对比,发现健侧腿伸膝角度较大(正常为0-5°)。一些女性叉友的膝关节甚至处于超伸状态。过度追求伸膝角度会给膝盖带来额外负荷,增加关节压力。在前叉术后恢复阶段,伸膝角度过大可能对正在愈合的前交叉韧带施加不必要的拉力,影响愈合过程,甚至导致修复失败或韧带再次撕裂。

误区三:开链训练无害

“坐姿踢腿不是最基础的康复动作吗?”错!这是前叉术后最危险的误区之一!前叉术后三个月内禁止任何膝关节开链动作训练,特别是踢腿。这类动作会给前叉带来很大压力,在前三个月——重建韧带最脆弱、肌肉力量最薄弱的时期,可能造成重建韧带松弛!

什么是开链运动? 简单说就是近端固定远端移动的动作,如坐姿踢腿、摇腿、坐位踢腿抗阻、俯卧位勾腿等。开链运动对膝关节的压力是闭链运动的4-6倍,术后早期对重建的前叉非常不友好。

坐姿踢腿or摇腿.gif

坐姿踢腿抗阻.gif

gif_9ac31dcc1hj6iif40_8.gif

为什么开链动作危险? 在康复初期,过早或过度的踝关节负重(如在踝关节处加重量)会对膝关节造成额外压力。膝关节从屈曲到伸直的过程等同于杠杆原理,会让胫骨相对于股骨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对重建韧带压力大大增加。反复踢腿等开链动作还可能导致骨道出现松弛,即所谓的”雨刷现象”和”蹦极现象”,增加前交叉韧带的应力,影响愈合效果。

正确做法: 早期应采用闭链练习(脚接触地面的动作),如静蹲、半蹲练习,这些动作同样可以强化股四头肌,但更加安全。

靠墙静蹲.jpg

静蹲

记住:不是所有看似简单的动作都适合术后早期!
误区四:肌肉练得越痛越有效

“不痛怎么有效果?”这种健身房的常见思维在前叉术后康复中完全是错误的!过早进行不适合当前康复阶段的训练,可能引起疼痛、肿胀或其他并发症,延缓康复进程。

深蹲:这是一项高负荷的下肢运动,膝盖承受超过体重五倍的力量!在重建后的早期阶段会对膝关节造成较大压力。任何可能引起膝关节扭转的动作,如快速转身、侧向跳跃等都应该避免,突然的停止和启动这类动作会对膝关节产生很大应力。

负重过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早期康复运动中,应该借助支具和拐杖,不要大步幅和快速进行负重,应该逐渐进行。在膝关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慢慢把重量加上去。

3-6 months Post ACL surgery - YouTube

正确做法:

  • 术后0-2周扶拐进行渐进性负重练习;

  • 2-6周逐步脱拐,恢复正常步态;

  • 6-12周强化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

(如果有半月板缝合的叉友,负重时间需要按医嘱进行)

The Truth Behind ACL Recovery: Why It's a Lifelong Process - Myokinetix

误区五:感觉好了就能重返运动

“我都三个月了,应该可以打球了吧?”这种想法太危险了!很多热爱运动的自体韧带重建的叉友在术后急于回归运动,但过早回归竞技体育运动会增加韧带再次撕裂或完全断裂的风险。

为什么不能急于回归? 在前叉重建的早期阶段,新移植的韧带正在愈合过程中,需要时间与周围的骨骼和组织完全整合。如果在这一关键时期过早进行高强度、高冲击力的运动,尤其是在快速改变方向或突然停止时,可能会感到膝关节不稳定或打软,延误康复进程。

How Long Does ACL Recovery Take? - Athletico

科学的回归标准:    

✔️时间要求:术后6-9个月,配合核磁检查,观察骨道及移植物的强度,结合医生的意见决定是否回归运动。

✔️肌肉力量:双侧肌肉力量完全一致,等速测试显示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的比例尽可能接近1:0.8

✔️关节角度:双侧关节角度完全一致

✔️功能测试:单脚跳跃高度及距离测试达到健侧的85%以上。

✔️稳定性:在进行加速、减速、变向或旋转动作时,膝关节无明显不稳定或疼痛。

那些容易被忽视的小细节

除了上述五大误区,还有一些细节同样影响康复效果:

  • 冰敷与热敷:术后早期绝对不要热敷膝关节!热敷会促进炎症分泌,使膝关节更加胀痛。冰敷一次不要超过20分钟,否则会损害膝盖周围的神经末梢。

  • 睡眠姿势:弯着膝盖睡觉会导致疤痕组织形成,减少膝关节活动范围。术后一个月内,如果肌肉韧带愈合恢复良好,睡觉时可以不用佩戴支具;如果恢复不好或睡觉不老实,最好还是佩戴支具保护。

  • 代偿问题:不要过度使用健侧膝盖!这会导致肌腱炎、髋部问题,甚至健侧韧带撕裂。应该双腿站立,使重量均匀分布,并使用拐杖等辅助器械。

Neurocognitive Training for ACL Rehabilitation and Return to Play Testing -  Mike Reinold

  • 心理建设:不要经常问”为什么是我?”术后初期需要帮助是正常的,但在能力范围内尽量自己做事情,这有助于恢复自信。停止担心受伤,开始专注于变得更好。

科学康复,远离”二断”噩梦。前叉术后康复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短跑比赛。那些看似”快速恢复”的捷径,往往隐藏着导致二断松弛的巨大风险。通过避开这五大误区,遵循科学的康复计划,你完全可以在未来重新拥抱热爱的运动!

每个人的个体都有差异,康复节奏也不同,不要盲目比较;疼痛不是进步的标志,适度即可;专业指导不可或缺,遇到不确定的情况一定要咨询康复师。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今天的耐心与坚持,是为了明天更自由地奔跑!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前叉之家 » 前叉术后90%的人踩过的坑:这5个康复误区让你多熬半年!

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加入最活跃的前叉康复交流论坛

评论 抢沙发

前叉之家 - 专业的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康复交流社区

主要介绍ACL前交叉韧带(前十字韧带)损伤断裂的症状以及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半月板损伤缝合切除的相关知识,并且为广大叉友提供ACL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参考建议,愿每个叉友都能够尽早康复.

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