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前叉之家
获取更多前叉康复的实时资讯!

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的区别,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本文于 2025-08-18 10:58 更新,部分内容具有时效性,如有失效,请留言

术后康复过程中,不知道你有没有被医生或者康复师提醒过:

“现在还不能做开链动作!”

“闭链训练可以开始了!”

“开链负重要小心点……”

可是一听到“开链”、“闭链”,你是不是有点懵?

这两个词到底是啥意思?

为什么一个动作是开链、另一个是闭链?

走路到底算不算开链?

硬拉算闭链吗?

开链一定就危险、闭链一定就安全吗?

别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用最通俗的语言,把“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区别、应用、误区,一次讲明白!

一、什么是开链运动&闭链运动?
01
开链运动

简单来说,“开链运动”就是远端肢体(比如脚或者手)在运动时是自由的、没有固定点。比如:

坐姿踢腿抗阻.gif

坐着踢腿

开链训练.gif坐姿腿屈伸训练

坐姿勾腿

这些动作的共同点是:末端不接触地面或其他固定物,关节是“开”的,每个关节可以单独活动。

举个栗子:坐着,把小腿抬起来踢一下,就是典型的开链运动——脚没着地,只有膝关节在动。

02
闭链运动

闭链运动则相反:远端肢体是固定的、接触地面的,身体其他部位围绕这个固定点运动。比如:

负重深蹲.GIF深蹲(脚接触地面)

弓步蹲.gif

弓步蹲

这些动作的特点是:末端固定,多个关节同时参与运动,形成一个“链条”式的协同工作。

举个栗子:你双脚踩在地上,做个深蹲。脚是固定的,动的是膝关节、髋关节甚至踝关节——这就是闭链动作。

二、开链 VS 闭链到底区别在哪?

从定义上看你可能觉得还挺抽象,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帮你总结一下:

维度 开链运动 闭链运动
远端肢体 自由移动,不固定 固定,接触地面或器械
关节参与 单关节为主 多关节协同
负重方式 通常为非负重 多为负重或部分负重
例子 坐姿腿屈、直腿抬高 深蹲、箭步蹲、台阶训练
控制难度 控制更精,可孤立肌肉 协调性要求高,功能性强
对膝关节剪切力 相对较高 相对较低(更多是压缩力)
三、前叉术后到底能不能做开链运动?

这个问题很多人关心,尤其是在做股四头肌训练时。

1、 闭链运动更早介入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大多从闭链运动开始。原因很简单:

  • 膝盖尚未稳定,韧带处于愈合阶段

  • 闭链运动可以分散剪切力(剪切力容易拉扯韧带

  • 多关节协同,降低局部负担

  • 功能性强,更贴近生活场景(比如上下楼、起身等)

常见的闭链康复动作有:站立负重、迷你深蹲、靠墙静蹲、桥式等。

2、开链运动不是“禁区”,但要注意时机和方式

开链动作之所以“被警惕”,是因为早期使用不当容易增加移植物的剪切力,影响韧带愈合。但!这不代表开链不能做。事实上:

  • 股四头肌的孤立训练(如坐姿腿屈伸)对恢复腿部力量非常重要

  • 合理控制活动角度(比如只做到90°-40°)和负荷大小,其实很安全

  • 到了术后中期(6~8周后),适当增加开链动作,有助于肌肉强化

一个关键点是:“控制负重和角度”,而不是一刀切地排斥开链。

四、生活中的开链和闭链动作举例

1、开链动作:

坐着踢腿.gif坐着踢腿

躺着踢腿、抬腿

2直腿抬高.gif

仰卧抬腿(直腿抬高)

2、闭链动作:

深蹲.gif

深蹲

靠墙静蹲(60º).gif

靠墙静蹲

弓箭步蹲.gif

箭步蹲

上下台阶.gif

台阶上下

臀桥训练.gif

桥式

特别提醒:很多人以为“走路是开链”,其实不完全对。走路过程中有一条腿着地(闭链),另一条腿在空中摆动(开链),可以说是一个“开闭链交替”的过程。

五.不同阶段怎么选开链和闭链动作?

前叉术后的康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目标,开链和闭链运动的组合也应随之变化:

术后 0~4 周:闭链为主

目标:控制肿胀、激活肌肉

推荐动作: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泵、靠墙静蹲、桥式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gif

靠墙静蹲.gif

踝泵.gif

臀桥训练.gif

术后 4~8 周:继续闭链 + 局部开链

目标:加强股四头肌、腘绳肌、臀肌

推荐动作:半蹲、台阶训练、坐姿腿屈伸(从小重量、控制角度开始)

上下台阶.gif

术后 8~12 周:进阶开链 + 动态闭链

目标:增加肌肉力量与控制能力

推荐动作:弹力带勾腿、单腿桥式、动态弓步蹲

俯卧位勾腿.gif

单腿臀桥.gif

弓箭步蹲.gif

术后 4 个月后:开闭链结合

目标:模拟运动场景,恢复功能

推荐动作:跳跃训练、登台阶、加速跑、单腿训练等

这里强调一个原则:先闭链,后开链;从轻到重,从慢到快;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

六、常见误区&提醒

❌ 误区1:闭链运动就一定安全

→ 错!深蹲太深、动作代偿、超负荷,也会对膝关节造成压力。动作姿势和训练强度控制才是关键。

❌ 误区2:开链运动绝对不能做

→ 只要角度控制好、负荷合适、时机得当,开链反而能帮你更好强化目标肌肉,特别是股四头肌。

❌ 误区3:把所有动作贴标签

→ 很多动作是“混合型”的,比如登楼梯、骑自行车。不要过度纠结标签,更重要的是理解动作的目标、负载和时机。

如果你还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做某个动作,记得及时找专业康复师或医生评估,别盲目模仿视频动作。每个人的恢复节奏不同,别人的训练不一定适合你!

你在康复过程中有没有被“误伤”过?欢迎评论区分享你的真实体验,或许能帮助到其他人!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前叉之家 » 开链运动和闭链运动的区别,终于有人讲明白了!

微信扫描下方小程序码加入最活跃的前叉康复交流论坛

评论 抢沙发

前叉之家 - 专业的前交叉韧带半月板损伤康复交流社区

主要介绍ACL前交叉韧带(前十字韧带)损伤断裂的症状以及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半月板损伤缝合切除的相关知识,并且为广大叉友提供ACL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参考建议,愿每个叉友都能够尽早康复.

商务合作联系我们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打赏,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

微信扫一扫